首页 迎新网
i  

青春南科Youth

精彩活动通知公告团务知识团干风采联系我们

树礼青马班 |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2017-07-18 00:00:00

七月十五号的清晨,南方科技大学树礼书院三十名报名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校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后备人才培训班”(以下简称青马班)的同志们在彭中华院长的带队下,起程前往中国的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开始了延安精神的探索之旅。

 

本次青马班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为契机,旨在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温和传承延安精神,深刻体会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

 

抵达延安

 

经过30个小时的漫长旅程,青马班一行顺利平安抵达延安。

 

授旗

 

青马班的第一站,同志们来到了中共延安市委党校(王家坪)分院。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树礼书院青马班正式开班。在开班仪式上,中共延安市委党校的雷万青校长亲自为青马班授旗。随后校长带着同志们对延安精神进行了理论学习----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包括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以及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后的几天里,我们结合理论知识,前往实地去探索延安精神。

 

短暂的休息后,同志们迎来了下午的教学。宏伟的建筑,密集的人流。同志们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在这里,同志们切实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实物化象征,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为期三天的红色之旅中,同志们分别在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进行了现场教学。第一堂现场教学,同志们来到了王家坪革命旧址,四周斑驳的墙体,依稀反映出革命时期生活的影子。站在旧址前,党校的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毛岸英与毛泽东特殊的父子情。无论是毛主席对儿子毛岸英温润的教育,严格的要求。还是毛岸英对父亲毛泽东无保留的理解和对革命的忠贞都让同志们感慨万千,景仰之情由然而生。

 

让同志们印象更为深刻的当属在枣园进行的重温入党誓词。1944年,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在枣园举行,毛主席为他亲笔题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在革命先烈张思德同志的雕像前,同志们怀着对烈士的缅怀和崇敬的心情,右手握拳,庄严宣誓。在宣誓完毕后,又集体诵读了这篇名作——《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雕像前合影

 

来延安,不得不提大型革命舞台剧——《延安保育院》。这部大型革命舞台剧将历史搬上了舞台、将革命精神和感情融为一体、将人性的温暖和现实的冷漠之间的冲突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在抗战时期,战事告急,上级指示延安保育院所有人员必须转移,但现实条件不允许保育院的孩子全部转移,剩下的孩子必须留在老乡家里,为了带走烈士遗孤,保育院院长忍痛留下了自己的孩子。这一幕让许多同学红了眼眶。这种无私奉献的大爱正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一生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张思德还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保育员身上都闪耀着这种精神光芒。

 

延安保育院剧照

 

当同志们来到了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时,被眼前陈列的一幕幕展品震撼了。抗大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共产党培育了大批精英,他们都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中,有八位都曾经在抗大学习或者工作过。此外我们了解到,在抗大总校毕业的3万多名毕业生中,没有出现一个叛徒,难得的抗大精神。

 

艰苦奋斗的抗大精神

 

在延安之行的最后一天,天刚蒙蒙亮,青马班的同志们便驱车前往延安的地标性建筑---宝塔山。登上宝塔山顶,同志们俯瞰延安城市风貌,体会延安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浓重一笔,与此同时观察今日延安城市发展的蜕变,畅想伟大祖国光明的未来。

 

 

紧接着,同志们来到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代表机关。西北局为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将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老师和同学们在西北局

 

毛主席曾在西北局题词:“我说陕北是两个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陕北已成为一切革命的试验田。”延安精神为处于资源匮乏,腹背受敌的革命战士杀出一条血路,为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南方科技大学和当年的延安一样,落脚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培养德智兼备的创新人才这一伟大目标进发。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或许正是要我们发扬不怕困难不怕苦的精神,埋头工作,努力学习,为南科大之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北局纪念馆的学习结束后,同志们没有停歇,马不停蹄地赶往这次延安行的最后一站——梁家河村。这里是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内的14名北京知青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当年年仅16岁的习近平离开家人的陪伴,从北京出发,前往梁家河下乡插队。艰苦的生活条件,匮乏的自然资源,令下乡的知青们“历尽艰辛”。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此,这段经历对习近平总书记日后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习主席自述,在梁家河的生活,他过了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习主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头建了四个大坝,挖了水井。这个井是梁家河村的第一口水井。水源问题解决后,能源也至关重要。习主席四川考察回来后立即带着村民建了沼气池,陕西省的第一个沼气池。习主席在之后的工作中更是组织村民创办磨坊、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从而大大改善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在行程的最后,老师和同志们在习主席旧居前合影留念。

 

 

此次的延安之行,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以及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四个革命旧址,还实地感受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梁家河践行的延安知青精神。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以及诸多先辈们光荣的事迹,大家仿佛回到了那个革命战争年代,感受着那不畏牺牲、勇于斗争、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的精神品质。作为当代大学生,在物质生活丰富,条件日渐优越的今天,延安精神给我们启发意义是巨大的,我们不用经受战火的洗礼,不用做出像先辈们那样的牺牲,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为国家人民做出的牺牲和贡献,要时刻谨记革命先驱们的伟大付出,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和平年代,更应学会居安思危,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崇高的理想。在学习工作中,不怕吃苦,学会吃苦,懂得坚持,弘扬延安精神,让它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精神支柱。

 

在南方科技大学树礼书院“第一期”青马班即将完结之际,我们向学校、向书院郑重承诺,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定会贯彻落实好校党代会和校学生工作会议的精神和指示,同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也会牢记心中。与此同时,感谢校团委和学工部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在此向校团委和学工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本次青马班活动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加速剂和助推器!我们亦会在未来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返回